欢迎光临蓝天羽毛球商店!

羽坛风云

迎接新世纪——一个北京球友的羽毛球里程


   
    我的羽毛球生涯粗粗算来也有二十年了。小时候就在胡同里抡着木头拍子打塑料球,那时的我已经在小伙伴里受到追捧了,因为打的好。什么叫好呢,就是不落地。

    直到上了大学,清华的体育锻炼之风极盛。课余不是跑步,就是篮球、排球,网球。我因为带眼镜,在经历了足球和蓝排的洗礼后,心里总是发憷的。网球也是不好学的,入门容易,提高难。90%的时间在捡球,所以羽毛球就成了我唯一爱好的运动了。

    楼下的空地上,划好的场地很多,挂上网子,就可以开打了。开始不懂规则,尤其是双打,连发球都弄不清。用的燕子球、木头拍,航空的铝拍就是好东西了。塑料线坏了自己上,牛筋、羊肠线也是奢侈品。用手工上的线很松,球经常挂在拍子上,球很贵,打得只要还有毛就不能扔。经常是天黑才回宿舍。大学里的收获就是提高了手感,遗憾就是同学们都热衷我发憷的项目,经常是求他们贿赂他们和我打球。

    毕业后,活动仍然没有间断,可能我的身体条件也适合打羽毛球,总之随着时间的流逝,打的越来越好,但是谈不上技术。在体育馆里打球自然是感觉不错,北京的场馆我基本上都去过,开始觉得羽毛球的吸引力不可阻挡。到处和别人打,在馆里转悠,看到不错的就凑上去,也开始对拍子有了要求。从工作后第一只ar80用了我四个月的工资,到现在蓝天买的ar110,前后yy的拍子也有十几只了。我对羽毛球可以用酷爱来形容,一天不打球就烦躁,刚打完回家就想下次。我们有一个小团体在奥体打,我有一个很好的搭档老许,我们的默契没的说,后来他去南京了,我也退出了。但我还是很想念他。

    后来就是电脑普及了,再就是上网了。只有一个去的地方,水木清华的bbs。那时还对外开放。在羽毛球版里注册了我第一个网名shaoshao,和他们交流羽毛球的心得。认识了rund和jxshi。记不得和rund见面是在哪里了,但是我们一见如故,直到现在他还是我最好的朋友。后来jxshi介绍我们到网易,那时的网易人少的可怜,每天十几个。正好水木清华也封了。我们就到了网易的羽毛球版。 

    这时又有更多的朋友会集来,车车,小豆子,菜花,黄东。。。我们终于从网上走到了体育场,大家开始了集体的活动,不仅仅是打球,还有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因为我们是先行者,一切的感觉都很新鲜,到现在仍然怀念那时的情景。

    随着雨版影响的扩大,随着网络的普及,形势的需要促成了北京网友协会的诞生。几年来,她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第一规模的业余网友羽毛球组织,为推动这项运动的普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之中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我不可能一一列举,感谢他们。
我的羽毛球水平这时也到了一个瓶颈,一直没有质的提高。我找了体育大学运动系羽毛球专业的学生,专门进行系统的学习。从步法到手法,从头学起。开始放弃自己以前的习惯,感觉就象不会打球似的,多球训练让我体会到基本功的重要。感谢小胡,让我真正体会羽毛球的魅力所在。

    后来又有机会向宁宁学习,他是前北京队退役队员,他从实战的角度给了我不少心得。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剩下的就是经验的积累和熟练程度的提高了。

    羽毛球网站很多,真正吸引我的却很少,除了专业网站外,“中国羽毛球”堪称是羽毛球爱好者的家,是我天天访问的地方。“蓝天”为羽毛球爱好者提供了器材和服务,他们使羽毛球以网络的速度发展,感谢他们。

    在网上的bbs发表文章后,我发现自己的心得和体会不能更好的和大家交流,于是自己办了一个论坛,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世纪就要到来,回顾自己成长的历史,朋友最可贵。不分地域,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缘吧。 (shaoshao)

 

    (摘自“和少少聊羽毛球” )

 


[羽坛风云][羽毛球拍][羽球论谈][羽球知识][羽球技术][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