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奥运会冠军、11个世界冠军、6个洲际冠军、10个全国冠军……这些荣誉使低处偏僻山区的湖南省安化县成为全国闻名的“羽毛球之乡”。
说起安化县的羽毛球,不能不提到安化羽毛球运动的“开山鼻祖”、业余体校教练文巨刚,一位在为国家培养优秀后备人才岗位上辛勤耕耘了20多个春秋的功勋教练。1992年,他被国家体委授予“运动荣誉奖章”,1993年获国际羽联表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我一生没有其他爱好,就是爱体育,爱羽毛球,爱学生。一走上训练场,我就有使不完的劲,感觉浑身舒坦,心里无比充实。”他说。
文巨刚原是安化县一中一位普通的体育教师,他的羽毛球知识是从王文教的一本小册子开始的,是从4天4夜观看庾耀东和林水镜的比赛录像中得到的。他的训练笔记有20多万字,经常边走路边琢磨技术动作。从1972年当羽毛球教练算起,他先后培养了70余名羽毛球运动员,有16人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得名次,10人次在国际比赛中夺金。唐辉、唐九红、廖智群、龚智超、龚睿那、陈琳都曾经是他的弟子。
谈到这些成绩,文教练显得十分激动,因为那个时候的条件极为艰苦。在羽毛球学校刚起步时,靠15元投资,两个球拍起家,学校只招收了12名学生。但正是靠着当时一批人刻苦的敬业精神,才为后来的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印证了一句老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文巨刚教练最让人叫绝的是他能在乳臭未干的黄毛小丫头和小小子中寻找到好苗子,再根据苗子因材施教进行培养。他先后发现并培养出了5名世界冠军,在体育界实属罕见。文教练经常深入到少年儿童集中的学校和幼儿园去选材。1985年,他到了6个区、乡,18所学校和幼儿园,先后组织家住东坪镇附近的幼儿100余人,举办了每周5次、每次1小时的训练班共4期,每期为2个月,通过短训观察发现人才。龚智超和龚睿那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文教练选出来的。对于选材,文教练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见解:腿要灵活,手要敏捷,爆发力好,柔韧性好,但他更看重的是小孩子的潜力和刻苦的训练精神。身体条件在当时很一般的龚智超最后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
为什么在这么一个小而偏僻的山城能走出如此多的全国冠军、世界冠军?
文教练认为,首先还是安化县的外在环境优势。各级领导对羽毛球十分重视和支持,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安化羽毛球发展的大力支持。每年,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和省体育局都会拨给训练基地专款。今年1月,省委书记杨正午在安化视察工作时,拍板解决新建训练馆的建设经费50万元。这些都是安化羽毛球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其次,应该是羽毛球在安化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整个安化有着良好的羽毛球氛围,这里的人们热爱羽毛球。由于不受场馆的限制,羽毛球运动在群众中开展得十分普遍,这为选材面的提高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再者,这里的教练勤奋敬业,业务能力强。安化羽校的教员先后共有10多人,基本上是土生土长,也没受过特殊的专业训练。但他们刻苦钻研,自强不息,在业务上不断地提高自己。他说是这个集体为输送高质量的羽毛球后备人才作出了贡献。
(中国体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