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苏迪曼杯,你是希望派你上,还是派他上?”记者用同一个问题先后问了两名选手,因为陈其遒和付海峰是广东队的师兄弟,但绝不可能同时上场。
付海峰憨厚
“《羊城晚报》?‘口甘?’(粤语:这么)远你们还跟过来?”付海峰那双略带稚气的
眼睛充满好奇地看着记者,粤语自然而然从口中流了出来。
他来自广东揭阳,年方20,去年一进国家队就开始南征北战,来欧洲打国际赛都三回了,但此前参加的比赛级别不高,记者随队采访也少,所以此刻见到记者还略带惊讶。至于记者的问题,他回答得憨厚耿直:“他是我师兄,对我照顾挺多的,但还是希望派自己上吧。”
去年几次比赛打出信心后,再打苏迪曼杯,付海峰心里不太紧张,但当教练通知首发出场后,还是暗暗兴奋了好久。打完比赛,他按教练要求写书面总结也非常认真:“我知道机会难得,所以每一场都会尽全力去搏。”
记者听说付海峰是属于那种一心专注练球的人,专注得来埃因霍温几天了,还记不住自己在酒店住的是几号房。
陈其遒豁达
“哇,爽,”陈其遒拿着刚拉好线的拍子在空中胡劈乱舞,大赞那拍线绷得硬实,言行中渗出他为人的豁达。
当记者提出那个问题后,他的回答也是那么的豁达:“谁都希望自己上的啦,但我们是个团体,谁上都是为了赢球,如果付海峰赢面大就应该上他,”语气里带出一丝羡慕。
虽然陈其遒比付海峰成名早,但苏杯之路远比后者曲折。这位25岁的梅州人,1997年就已经上了国家队,但也就昨天打过一场苏杯的比赛。“上届苏迪曼杯只派了14人,我却从头到尾都坐冷板凳。”那种失落感,陈其遒至今记忆犹新。
在国家队呆了6年,陈其遒尝过冷板凳的滋味,所以觉得师弟付海峰很幸运:“第一次打苏杯,第一场就上场,付海峰的路要比我顺,但愿他能珍惜这种机遇吧。至于我,人可能笨一点,所以路也走得累,踏踏实实一步一步走就是了。”
(羊城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