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蓝天羽毛球商店!

羽坛风云

生活在离开后继续——张尉透露离队始末


  2001年苏杯半决赛决胜盘,张尉赢得职业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一场比赛。

  最近两天,羽毛球国手张尉“离开”国家队的消息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说不大,是因为在球星云集的中国羽毛球队,打弱项男双的张尉名头并不响亮;说不小,是因为有消息说张尉离队与违纪有关。可是,正如张尉在与本报记者交谈时流露出的那种郁闷,一个从事着市场化程度并不高的项目的运动员,一旦被国家队抛弃,那么他的职业生涯也基本上走到了尽头。

  “人都已经回来了,原因就不重要了吧!”张尉这样说。我们很难再追问到什么“内幕”。任何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只有两个调子:得意或者失意。我们的记者说,在电话里能感受到张尉平静的失落。“平静的失落”,这也许是人在失意时正确的调子吧!

  张尉可能在想:失去的已经挽不回,且走下去吧。

  ——编者 专题撰文 记者 韩双明

  对话

  “没机会参加奥运会了”

  老了,国家队不再需要我

  体坛是年轻人的天下。一位身心疲惫的“老将”,必然与赛场渐行渐远。张尉的淡去便是例证,至少他自己这样认为。如果他仍有当年在苏迪曼杯上力挽狂澜的霸气和实力,或许他也不会“放任自流”,也不会这么快从国家队退去。

  记者:有关你离队的传闻很多,作为当事人,你应该最清楚个中原因吧?

  张尉:我是一员老将,浑身是伤。以我目前的状况,很难再在国家队中跟年轻队员们一起比赛训练。离开国家队也属正常。

  记者:有报道说,你是被国家队开除的。是这样吗?

  张尉:没有谁说过是开除我。离队时教练们说是让我暂回上海队休养。其实,人都已经回来了,原因就不重要了吧!

  记者:我看到一篇报道,其中有李永波教练评价你的一句话:“他本人对自己的要求也不够高。”你觉得这评价准确吗?

  张尉:我始终认为离队的原因是自己的身体状况,包括训练时跟不上年轻队员的节奏,比赛、训练后恢复慢,迟迟不能进入状态。教练怎么看我是教练的事,我不会评价他的观点。记者:你觉得自己有错误吗?

  张尉:我承认犯了些小错误。比如,我和两个队友一起到训练局对面买水果,是私自外出,没开假条。我在队友房间和大家一起喝酒聊天。可是谁不会犯点错误呢?况且我也主动向教练认了错。

  记者:感觉重返国家队的可能性大吗?

  张尉:很渺茫!

  我没有接好男双的班

  如果不打羽毛球,张尉没准成为哪所大学的学生。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他的生活。小学五年级,他迷上了羽毛球。就这样,这位小学、初中时的优等生最终选择了体育。在羽坛,他是一位明星,同样也体会到了人生的喜怒哀乐。

  记者:你如何评价自己取得的成绩?

  张尉:与其他几项相比,男双是目前中国羽毛球的软肋。当年,李指(李永波)、田指(田秉毅)曾经创造了中国男双的一段辉煌。我感觉自己没有接好班。就是俗话说的,没跑好这一棒。

  记者:当初为什么选择羽毛球?

  张尉:很偶然。我读小学五年级时,业余体校来我们学校招队员。当时并不是专业队,只是在课余时间训练。没想到,我很快就对这项运动产生了浓厚兴趣。觉得非常有意思,训练也来劲儿。1990年进入上海市体校,算是职业生涯的开始吧!

  记者:跟其他队员相比,似乎你入道稍晚?

  张尉:选择打羽毛球完全是兴趣使然。其实,当时我的学习成绩很好,在班里总排前三名。而且我的父母也都希望我能好好读书,上大学。可是我迷上羽毛球,执意要上体校,父母也尊重了我的个人意愿。

  记者:选择的同时也是放弃,你选择了羽毛球却放弃了学业。有没有后悔过?

  张尉:我选择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怎么会后悔?如果当初没打球,现在才会悔呢!

  记者:你感觉自己达到了事业顶峰吗?

  张尉:技术是靠身体素质实现的。我的技术应该是越来越好,但身体总跟不上。因为伤病,有时候不敢做动作,显然拼劲也不会太足。

  记者: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有没有留下遗憾?

  张尉:有!没机会参加奥运会了。

  十运会,职业生涯最后一站

  淡出国家队不是张尉职业生涯的终结,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回到上海队的张尉心态平和,他表示自己会继续打球直到十运会结束。至于退役,目前还不在考虑范围,因为在这个“新”环境中,将有许多新的困难等他克服。

  记者:哪天回到上海队的?

  张尉:上周日,快10天了吧。

  记者:换了环境,自己有什么新的打算?

  张尉:现在的任务就是备战十运会。另外,我需要跟教练沟通、交流,尝试着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现在状态的训练模式,以保证自己的竞技状态。

  记者:回来就参加训练了?

  张尉:嗯!只休息了一天。这里是我的母队,有我原来的队友和教练。以前跟他们见面的机会很少,所以这次回来有点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见他们。

  记者:此次重回上海队,感觉跟7年前去国家队之前有什么不同?

  张尉:一晃7年了,我也成了一名老将。原来是跟着师兄们练,现在感觉自己责任重大了。争取全队能在十运会上打出好成绩。

  奇兵张尉

  张军、张尉站在网前,注视着对面两个身材高大的丹麦选手。这是2001年苏迪曼杯羽毛球赛中国队与丹麦队争夺决赛权的最后一盘,前四盘双方战成2比2平。赛前,几乎没人看好中国队的男双组合。但两个中国小伙子以凶猛如虎的气势,打掉了对手的气焰。他们无可挑剔的表现,助中国队闯进决赛,并最终连续第四次捧得苏迪曼杯。直到昨天记者采访时,张尉回忆起这场比赛,仍兴奋不已,“那场比赛是我走向成熟的标志!”张尉说。

  张尉总是以奇兵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他1996年2月进入国家队,当时不过是陪练角色。一年后,便和刘永配合夺得国际比赛亚军。

  当然,张尉的得意之作更多是与张军合作。张尉、张军是近几年中国羽毛球队最优秀的男双组合。他俩的配合得从1998年瑞士公开赛说起。那一年,张尉的搭档刘永有兼项,不仅打男单,还要跟葛菲配对打混双。考虑到体能恢复,教练让刘永放弃了与张尉的男双。正是这次不得已的拆分,张尉与张军走到了一起。这对首次配合的小将,在那次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并夺得冠军。张尉说:“与张军配合有一种不能言表的默契。就是俗话说的‘感觉很爽’”!

  瑞士公开赛,让张尉找到了世界高手的感觉。从那以后,张尉屡有佳作。1999年,他是中国队苏迪曼杯三连霸的主力。2001年,他充当奇兵帮中国队杀入苏杯决赛。很可惜,2000年奥运会前,张尉因伤无缘比赛。那是张尉职业生涯中永远的遗憾。而今年3月份的苏杯,张尉与新搭档蔡 又一次充当奇兵。在半决赛中,这对新搭档淘汰了印尼名将西吉特、陈甲亮,再次为中国队挺进决赛立下大功。然而,决赛中中国队卫冕失利,奇兵的成绩也被无情地淹没在失败之中。

  记者手记

  退一步天空海阔

  今年苏迪曼杯上,张尉和队友奇迹般地力克印尼名将西吉特、陈甲亮。印尼教练惊叹,这对新组合有夺取世界冠军的潜力。还不到半年时间,张尉却出人意料地离开了国家队。别说是争取世界冠军,就是参加世界比赛的机会恐怕也不会再有。作为一名随国家队征战多年的老将,突然被迫离队,多少会心有不甘。但张尉没钻牛角尖。“确实有过思想斗争,不过人还是要往开处想。到今天这一步我很心甘。”张尉若有所悟地说。

  人们对于中国羽球双子星座张军、张尉曾有“憨张军”、“猛张尉”之说。张尉不仅打球硬朗,为人也很豪放。借工作之便,记者与张尉有过几次接触。去年5月份广州汤尤杯期间,在蒙蒙夜色中,记者见到过一次张尉。他拎着球拍从体育馆走出来,手不时挥舞两下。“干什么去?”记者问。“刚换了球拍,”他很干脆地答道:“训练时,扣折了一把。”那时汤尤杯战势正酣,张尉也表现得非常自信。在跟记者介绍训练时他说:“球拍,训练这几年不知打折了多少把。”而对于自己的未来,他也毫不避讳地吐露出雄心壮志,大谈苏迪曼杯、雅典奥运会……如何如何。

  然而,经历了这次离队打击,张尉变得慎重起来。记者拨通了他的电话要求采访。他先客气地说:“先经过领队同意吧!”当再次通话,记者请他讲述自己的运动生涯时,他又客气地让记者给他10分钟。记者猜想,他是需要时间思考一下,该如何向记者讲述自己的经历以及这次离队。整个采访,他心态出奇地平和。没有记者预想中的给自己辩驳,而是从始至终强调自己接受现实。并表明,在新环境中已有了新的目标。

  有道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每一位明星都必然有从辉煌到没落的过程。对于他们而言,最难得的是,如何在巨变过程中面对现实、调整好心态。张尉能够脚踏实地重新开始,让人欣慰,也让人佩服。

  (南方都市报)

 


http://www.bbeshop.com     E-mail: bbe@bbeshop.com

[羽毛球拍][羽毛球线][优质羽球][羽球服装][羽球鞋袜][羽球VCD][其它用品][订购方法][世界排名][羽坛风云]

[相约球场][羽球论坛][羽拍论坛][技术论坛][赛事纵横][客户留言][电视预告][录像下载][羽球知识][羽球技术][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