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双新军郑波马晋刚上路 ,从陌生到熟悉经历三战 |
第1页:过去:陌生 第2页:磨合:从上海到巴塞尔
第3页:未来:默契 2000年9月,悉尼奥运会,年仅21岁的高崚携手张军以“黑马”之势登上混双冠军领奖台。 2000年12月,广州世界青年锦标赛,18岁的郑波与桑洋合作勇夺男双冠军,随后进入国家一队。 同年,12岁的马晋正在家乡的某个球馆里刻苦训练,梦想着早日迈入专业队的大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30岁的高崚离开了国家队;26岁的郑波作为老将选择了继续征战;20岁的马晋晋升国家队一队,并且顶替高崚,成为郑波新的混双搭档,一段全新的新老组合的故事就此展开…… 过去,陌生 一切相识相熟都是从陌生开始,这一点郑波和马晋也不例外。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家队进行了队伍调整,此前一直在国家队二队训练的马晋被调至一队,这让她非常兴奋。刚进入一队,马晋还不敢去设想自己什么时候能拿到第一个超级赛冠军,只是下定决心要更加刻苦的训练,抓住每一次比赛机会,把自己水平充分发挥出来,赢得教练的信任。 2008年10月,全国锦标赛在苏州展开。进入一队不久的马晋作为山东队主力参加了这全国锦标赛,她不仅在团体赛中表现抢眼,而且还和王思韵收获了女双冠军。不过,对于马晋来说,与夺取女双冠军相比,另一件事给她的印象更加深刻。 在这次全国锦标赛期间,马晋从队友那里听到了一些有关她将与郑波配合混双的风声。有一天,队友指着正在场上不停跳杀的郑波对马晋说:“回去后,你可能要跟他配混双了。”“啊?”马晋的第一反应是诧异。“一听到要跟郑波搭档的消息,我就有点紧张了。”马晋回忆说,“这种紧张跟平时的紧张不太一样,它不是来自于比赛,而是来自于自己。毕竟‘波哥’是老队员,而且前一个搭档还是高崚。我怕自己打不好,拖了他的后脚。” 和马晋比起来,郑波听到“风声”的时间要晚得多,他笑笑说:“小孩子们的消息太灵通了!” 北京奥运会给正值当打之年的郑波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奥运会前他和搭档高崚的状态一直不错,还拿了很多公开赛冠军。可谁都没想到,在北京奥运会上,他们第一轮就被英国选手埃姆斯/罗布森淘汰了。 奥运会后,郑波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情,但他从未想过退役的事。他很认真地算了一笔账:“我是11月的生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应该是在8月举行,所以,那时候我还不到30岁,凭我的能力和身体素质,我觉得我打到30岁应该没什么问题!” 对郑波来说,坚持到伦敦奥运会是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但在高崚离开之后,他也面临着一些困惑,他时常在想:自己究竟能和谁配合混双?能否再达到与高崚合作时的水平?能否取得理想的成绩?对于新上来的这些小队员,他几乎都不认识,更谈不上了解。2008年11月,中国公开赛在上海举行,赛前,郑波得知自己将和马晋配合混双,他马上在脑海里反复搜索起未来搭档的模样,“马晋是谁?长什么样?”但是,想了很久,他仍然无法把马晋这个名字和形象对上号。 中国公开赛开始前,郑波和马晋在一起仅合练了两三次。郑波对马晋的印象是:这小女孩儿性格外向,球风很硬,反应也很快,可有个毛病,打球时总是精神不集中,爱东张西望。而马晋眼中的“波哥”是水平高、经验老到的高手,训练时常常给自己讲球,帮自己补位,可有时候在场上会着急,急了就用大喊来发泄情绪。 一个26岁,一个20岁;一个是混双组里最有经验的老将,一个是初出茅庐缺乏自信的小姑娘;一个打球时偶尔会忍不住发脾气,一个在场上容易走神,爱东张西望……就这样,两个人走在了一起,开始了新奥运周期的新征程。 [1] [2] [3] [下一页]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