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伟《败者为王》自传 |
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今年连夺羽联前两站的韩国与马来西亚公开赛冠军,他推出的第一本中英文版自传《败者为王》面世。 李宗伟《败者为王》自传售价约200元人民币,为限量精装版套书。李宗伟亲自为自传取名《败者为王》,他说“大家都知道胜者为王,所以我就想取一个比较不一样的。” ①:童年四处漂泊 生活艰辛险把我送人 从童年开始回溯我的过去,记忆经过时间沉淀,已经都不完全真实了。 它们被洗炼、美化成我所期望的样态,我可能已经宽容地看待那些不怎么愉快的经历,而那些美好的记忆又有多少可能经过潜意识的修饰、编造。 我的故事的开始是再普通、平凡不过的了…… 一九八二年十月二十一日,我出生在马来西亚霹雳州的巴眼色海(Bagan Serai)。 我的爸爸的名字叫李亚财,他瘦小的身影扛起一家生计,为了家庭做过各种性质的工作,开往来霹雳与槟城的长途计程车、油漆工、渔货运输工人,他是社会上中低阶层的典型小人物,一直都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努力维持家庭的收支平衡。而我今天的成就要感谢爸爸给与的机会。 妈妈叫许金水,年轻的她是一个美人胚,十九岁就嫁给了爸爸。她是一个传统的妇人,在家相夫教子,因为爸爸收入微薄妈妈仍要承接一些家庭手工业来补贴生活支出,但对艰苦的生活她从无半点怨言。 从小不断漂泊 我是李家最小的孩子,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大哥宗顺和二哥宗颖在父亲老家巴里文打(Parit Buntar)出生。排行老三的姐姐美琴和我一样在家里搬迁到巴眼色海后出生。后来我们又辗转搬到妈妈在槟城日落洞(Jerutong)的娘家住了一段时期,然后在爸爸朋友的介绍下,举家搬迁至直落巴巷渔村(Teluk Bahang)住了几年。在我四岁那年,我们搬迁至大山脚定居(Bukit Mertajam),这才结束了我们一家不断漂泊的日子。 八十年代初,政府到民间宣导家庭生育计划,妈妈在服用避孕药的情况下仍然意外怀了我。因为当时家中的生活很拮据,在我之前已经有了三个孩子,爸爸妈妈本来没有计划再生育,因此我的出生对李家而言是一个惊喜。所以妈妈更把我的意外出生,看作是上天送的礼物。 至今妈妈谈起我出生的经过还是笑得很开心,她说那时心底希望我是个女孩,家中孩子已有二男一女,若我是女孩,家里可以凑出两个“好”字。 我的出生很快就为这个并不宽裕的家庭迎来了第一个问题,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生活将更添增沉重的负担。当时身边的亲戚都忧心,因此建议妈妈在我出生就将我送人抚养。虽然在那个年代,把孩子送给亲友抚养是社会可以普遍接受的行为。但是妈妈坚决反对,她始终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亲身骨肉,就算日子过得再苦,也绝对不能送人。 遗传妈妈不认输个性 每次听妈妈说起从前的故事,都看到她眼神中倔强的神彩,还有对家庭绝对付出的信念,以及一位母亲保护孩子的天性。 我想我个性中不轻易认输的态度,那对自己想要做好的事情拚尽全力的坚持,应该是来自妈妈。 长大后我看妈妈对别人夸她的孩子都乖巧、都优秀,就可惜家里的环境没有办法让他们好好继续升学发展,自己忙于工作而对孩子疏于照顾,言语中总是流露着对孩子们的亏欠。 其实妈妈一直都不想大哥和姐姐在还在念书书的时候就出来找工作,但是家庭的负担又让她默默的接受这残酷的决定,让大哥和大姐早熟地面对社会的现实。 妈妈的生活矛盾是后来我才逐渐明白的。她口中常常叨念着很多的“如果”。如果家庭环境好一点,原来书念得很不错的大哥不会一早就出社会工作;我们家的孩子都是有天资的,如果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他们都可能是很成功的专业人士。但是,我想对妈妈说,生命没有多的如果。况且,现在我我们生活都很好。 ②:第一次比赛就夺冠 我喜欢每一个击球的瞬间,羽毛球就像鸥鸟优雅滑翔出美丽的抛物线,或如麻雀一样的轻盈灵巧地跳跃、鹰一样凌厉的疾速扑杀,落地,漂亮得分。 一九八七年。我还在念幼稚园。趁着傍晚天气转凉,哥哥姐姐都会在家门前打羽球。 每次我都嚷着要跟哥哥姐姐打球,但他们说什么都不肯让我参与,他们嫌我个头小,跟我玩一点都不好玩。于是我只能够追逐一来一往的球来回跑。只有在球落地的时候,我才能参与哥哥姐姐的游戏,仅仅是负责捡球的差事,就已经让我很满足了。 曾是篮球校队 在我开始接触羽球以前,玩的球类运动就只有篮球,上小学的我在学校还曾是篮球校队的队员。我喜欢掌握这球体的感觉,灵活地运球、利落地控球、精准地投射,就好像它听从我的指令完成任何我预想、设定的动作。 直到一九九二年我四年级,上课坐在我隔壁,一个非常热爱羽球的男孩木嘉,在一天下课时兴致勃勃地邀请我们身边几个男生玩伴一起去打羽球。当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附和说好。 场地就在学校的多用途礼堂,水泥铺的地板上有两个羽球场地,就是这么简单的环境,我们在那里开始打起羽球来了。 而四年级那一年也是我第一次参加校内羽毛球比赛,而且第一次就得了冠军。周会上手中接过刻有自己名字的奖杯,那次是我第一次初尝胜利荣耀。 那时候爸爸间中会到大山脚武拉必小学足球场和三五球友打球。于是爸爸就跟我说,若想要打球,晚上就跟他到球场打羽球。他认为在马来西亚打篮球出路非常局限,如果把时间、精力放在篮球上仅仅是为了兴趣,倒不如打羽球。 遇上启蒙教练郑炳发 有一天,在球场上有个长得并不太高大,戴着眼镜、看起来和善的中年男人向我们走来,而他就是曾经托木嘉传话希望说服我跟他学球的郑炳发教练。他也是我往后的羽球生涯中,对我影响很深的其中一位启蒙教练。 郑教练走过来,试探性地问爸爸,我是不是他的小孩。教练洪亮的声线,认真、自信地对爸爸说我是一个有潜质的球员,只要给他三个月时间保证让我打出亮眼成绩来。 但是爸爸却谢绝了他的好意,说是因为工作的关系,每天要在外面奔波,上班时间也不固定,根本没有时间带我去练球。 爸爸的回答让我心底闪过一丝的失望,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啊。但是郑教练显然不愿意就此放弃,想尽办法试图说服爸爸,说是不让我去练球实在太可惜,叫爸爸别为了载送的小事担心。 教练继续积极地向爸爸提议说,只要爸爸能够载我去球场,回程就让他负责载送我回家。 说罢,爸爸在没有任何拒绝的理由下,终于点头答应。我欣喜若狂,这是我多么梦寐以求的一天。自此之后,我开始了在武拉必小学的训练。 年少时对体能训练常常缺乏自律,要经过一些年岁,有了成熟的心智,才逐渐明白这千篇一律的体能训练虽然辛苦,但是对于迈向成功之路却极为重要。 那时候打球的心情就是不想要输给自己,尽全部的能力争取最好的成绩。 我的个性就是如此,对于喜欢的事情我都要做到最好,无论多累了都要拼尽全力。 我很早就明白,金牌挂在脖子上的沉甸甸的感觉,就是努力的汗水最甜美的回报,从此对于辛苦的训练我乐此不疲。 ③:初入国青,天天给爸爸打电话哭诉 我站在吉隆坡苏丹希山穆丁路上的中央火车站,往四方离去的乘客们好像走进虚拟的人生路线。我背着两件行李、一袋球具,我想这就是我选择的路。 1999年6月,雨季即将来临的季节,这一年我17岁。 这一年我已经上了中四,但是这个开学我不会再回到武拉必中学上课,因为我收到了来自国家羽球学院的入选通知。这消息让我们一家人都很雀跃。 全国赛改写命运 回想我加入国家羽球学院到加入国家队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年初我因为收到过羽球学院寄来的信,来到吉隆坡接受了为期两星期的试训练,之后必须回家等正式的录取通知,但是回去了很久都没有消息,我因而失落了好一段日子。 但是,后来在登嘉楼的全国比赛却改变了我的命运。我的表现让当时候国家队从丹麦外聘的外籍总教练弗罗斯特推荐了加入羽球学院。虽然我输了比赛,却赢到了一纸国家青年队的入选通知书。 无论如何,就算进入了羽球学院,未来是不是能够真正入选国家队还得要看我接下来的赛事表现。 我准备从大山脚前往吉隆坡的蕉赖马鲁里羽球学院报到。 我对于即将在吉隆坡展开的全新生活满怀期待。我猜想那即将是跟郑教练截然不同的训练模式吧?第一次离开家人的生活会是怎么样的?我又会遇到怎么样的新朋友、新教练呢? 爸爸叮嘱凡事小心 从接到通知信到出发前,家里的气氛一如往常,好像生活会一直这样,不会有什么改变。平时跟我关系最密切的姐姐也没有多说什么,对于我的任何选择她总是默默的支持,但是我知道她不舍得我离开家。 出发那天,家人都因为工作走不开,没有人送我。爸爸骑着摩托车载送我到了大山脚火车站,匆匆叮嘱我在外凡事小心、与人相处要互相迁就体谅,然后就离开了。 火车鸣笛,缓缓地开动。我的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赛事一样,鸣枪,就要慢跑出发。在未来的路上,要有坚韧的体力、毅力,去面对漫长的挑战。 打电话回家哭诉 我马上就进入羽球学院的训练。每天都过着非常有纪律的生活。傍晚吃完晚饭后,是一天下来难得的闲暇时光,卸下一天紧绷的情绪,白天所受的委屈在这个时刻特别深刻,加上想家的心情,一回到宿舍后就忍不住眼泪。 生活上的大转变,无论是面对的人、生活环境或者训练都让我非常地彷徨无助,所遇到的一切障碍无人能申诉,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新的生活。 晚上打电话回家把向爸爸哭诉白天所受的委屈成了我唯一的慰藉。我告诉他自己非常不适应在体院的生活,新生活让我茫然失措,我泄气的说我想回家了。 尽管面对很多挫折,我还是不断提醒自己,打羽毛球、成为职业运动员,是我一直以来的志向、目标。 其实我不想就这样被人给看轻,我想用加倍的时间和用功追上同侪的进度。为了赶上其他人,在大家都在休息的时候,我独自来到球场训练,把手练得起泡了,变成茧、又再起泡、变茧。我相信只要咬紧牙关,难过的日子总会熬过去。 很快的,过了一些时间以后,我的学习进度终于慢慢地追上队友,也逐渐融入了大家的圈子,哭着打电话回家诉苦的次数就因此少了。我熬过了作为一个新人的辛苦日子,渐渐适应了在羽球学院的新生活。 ④:在国青队迎来初恋 关于爱情,我们都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练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我的青春时光,感谢有这么一个陪伴我走过人生的高峰与低谷,陪我度过每一段快乐和难过失落日子的那一个善良女孩。 结束早上的训练,吃过早餐后我们就步行到学院隔壁的国际学校上课。 我的书包里,乱七八糟地塞着几本课本和讲义,没有一件像样的笔盒、文具。 每几天女孩默默借笔 那天我又没有带笔去上课了,我拍拍坐在前面女孩的椅背,问她是不是可以借我笔。女孩绑着整齐利落的辫子,干净的校服熨烫得笔直,一双眼眸纯净而明亮。她总是乖巧、安静地上课。专注地听老师讲课、认真地抄写功课笔记。 她转过身把笔放在我的桌上,然后又默默地转回头。而这样的互动每几天总要上演一次,似乎已经成了习惯。 后来,班上的同学渐渐注意到我们微妙的互动,面对她不熟络的人总是表现得害羞、安静的她只是把笔借给我。同学取笑说她只把笔借给我,闹她说是不是喜欢我?这个青春期的同龄朋友对于感情这事情显得特别敏感,一点点暧昧不明的小动作就会招惹大家的起哄。她羞红了脸,轻斥大家乱说话,转身就走。 被大家瞎闹了几次之后,我开始注意身边这个女孩。 在那个年纪,任我们谁都还不太了解爱情背后牵扯太多复杂的事情。那时候爱情仅仅是两个人谈得来,这样简单、纯粹的两情相悦。只是单纯地喜欢看着她说话的神情、分享故事的时候灿烂的笑脸。不用太多的理由,爱情就只是我们两个人拥有互相吸引的某种特质。 没曲折相爱过程 我们一起经历的,把我们的距离拉得更近了。没有曲折的相爱过程,我们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走在了一起。 来自管教孩子如此严谨的家庭,与她同在羽球学院训练的姐姐担负着父母的叮嘱,负责监督、照顾妹妹的生活,所以我们要小心翼翼地不让她姐姐知道我们的关系。 尽管如此,我们交往的事情还是被她姐姐发现了,并且告诉了家人,毫无意外,他的父母对她严厉呵责,警告她若想继续打球就不准谈恋爱。 面对父母的反对,一向乖巧听话的她对我说不如我们就做回普通朋友。但是我觉得我们的交往并没有对国家队的表现或者生活上带来负面影响,况且我两相处得很好,没有分开的必要。她找不到说服我放弃的理由。于是我们选择做了一个秘密协定:向大家宣称我们已经分开,但是实际上我们还是维持着情侣的关系。 一直到2003年,她拿到了全国冠军,也在东运会赢得金牌。争取好成绩的共同目标对我们的羽球事业起着的正面的相互影响,我们都在国家队有了一定的成就。她的父母也相信了她不会因为恋爱而对羽球事业分心,也就不再阻止我们在一起,渐渐接受了我们的恋情。 我的个性虽然活泼好动,但是性情木讷,不善于言辞、不懂浪漫,而她是个情感丰富的女生。她说我让她最感动的事情不过是有一次在她的生日的时候,我瞒着她把她的家人、朋友全部都请到餐厅一起替她庆祝生日,给了她一个小小的惊喜。 她说,只要我还记得她的生日,这样就已经足够了。 十七、八岁的年纪,爱情之于我而言是吸引力,那是一种说不明白的微妙情愫,是期待、猜度和朝思暮想。我也开始学习起恋爱这件事情,学习两个人的沟通相处。 年纪逐渐增长,对待爱情的想法已经转变,不再是以前单纯相爱那样简单纯粹,现在的我开始顾虑起未来,两个人狂热地相爱但是随即而来的还有生活的负担。而作为肩负责任的男人,我期许能够为给对方一个幸福无忧的生活,而我现在就在积累这样的能力。 ⑤:青涩恋情 在国家队摔拍被停训一周 2000年。日本京都举行的亚洲青年锦标赛是我第一次出国参与的国际赛事。 七月下旬夏暑的京都,闷热的酷暑季候、彬彬有礼的日本国民、精致的和风料理,一切对我们而言都是新奇有趣的全新体验。那次的比赛我第一次遇到往后日子里不断交手的中国籍球员,林丹。我们一共打了三局,最后以17-16败给了他。而他是那一次比赛的金牌得主。 同年十一月,世界青年羽毛球锦标赛在中国广州举办。这是为十九岁以下的青年球员加冕的一项标志性比赛。 但是很可惜的,我最终在半决赛输给了印尼的代表索尼只得了季军。后来索尼在决赛时对手是中国球员鲍春来。那时候的我猜想,在未来的职业球员生涯,林丹、鲍春来、索尼都将会是我最强的对手。 初入国家队,十九、二十的年龄,我们前进的路线仿佛已清晰可循,也正一步一步往目标迈进。但是前方仍然充满了未知,训练状态的不稳定难免陷入迷茫,不够坚定的意志让训练松懈而散漫。犹如游走在悬崖峭壁一般,这是职业球员生涯里很危险的阶段,一些年轻球员没有成功跨越这段艰难的时期而与当初的志向渐行渐远。 而我能够一直留在国家队坚持到今天,无论如何都要感谢在职业生涯的起跑点上,身边出现了一些人,他们分别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方式给予我帮助、鼓励和教导,不断鞭策我前进。 拜师米斯文学会忍耐 2001年,我随羽总的安排,开始跟从米斯文教练训练。 米斯文教练很注重体能训练,认为羽球员在比赛时候需要极佳体能耐力,因此我们都需要接受大运动量的训练。当然同时对于运动员的品格塑造也不忽略,一个运动员除了在技术上的能力优势,战斗时如野兽一般气魄,在球场上的表现也要大器,有绅士一般的优雅风度。 曾经在练习时我因为接不到一颗球而一时恼怒,冲动地把球拍往地上重重地摔去,球拍应声折断。米斯文教练当然很生气地大声斥责我说接下来的一个星期我都不用去练球了。发现自己的情绪失控,当下我的恼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懊悔。 可是隔天早上我依然硬着头皮准时到球馆去,米斯文教练见到我,仍然不让我练球,也不望我一眼,语气中好似没有任何一点情绪,冷冷地叫我到一边去。 他坚持不让我练球,那该怎么办好?我就只能到球馆外坐着苦等,后来米斯文教练终于把我叫进去,但是练球禁令并没有解除,那次我在球场负责捡拾了一个星期的球。 弯腰蹲低、捡起一颗又一颗的羽球,米斯文教练那次给我的教训就在俯拾之间反省。领悟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必须练就的沉着、理智,未来在球场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状况都能够冷静地应付。 米斯文教练教会了我凡事忍耐,个性中的棱角被磨得圆滑,不伤害自己也不刺伤别人。 在我早前的球员生涯里,另外一个影响我至深的人是我的干爹黄伟财,我们唤他作“雷叔”。 雷叔和国家队的教练关系很好,他担心年轻的我们不够成熟懂事,每隔一段时间就打电话给教练关心我们的训练状况。教练无暇兼顾太多的球员,雷叔就担起训育的角色,一旦有谁的训练状态不理想,他就把我们找来训话。 米斯文教练和雷叔都同时提醒我谨记对羽球最初的热情和获胜欲望。 离开家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的日子,我庆幸身边有这么两位像父亲一样的长辈在一旁陪伴、督促成长。 ⑥我成败关乎国家荣誉,和陶菲克无话不谈 2003年马来西亚羽球公开赛上我夺得了第一面银牌,这是我加入国家队三年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得到的第一面奖牌。 赛后我马上拨了通电话回家报喜。无论比赛成绩如何、我在什么地方,赛后一定拨电话回家的这个习惯一直到今天都未曾改变过。 那次在电话中,爸爸妈妈欣喜地说他们终于都等到了今天。我能够在言语间感受到他们的喜悦和宽慰。虽然爸爸妈妈从来没有给我任何压力,但是我知道他们一直都希望我在这条路上有所成就。 当压力与日俱增,我开始意识到职业球员的路将更辛苦,那将会是一条漫迢的路。 2004年,我加入国家队的第四年。迎来了我羽球生涯中第一个极为重要的国际赛事,四年一次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压倒哈菲兹出征奥运 那时候羽毛球国家队中的师兄罗斯林和黄综翰是国家队中世界排名最好的球员,他们都在积分榜上的前十大,毋庸置疑的他们一定有机会出战。接下来第三个代表名额就由我和哈菲兹争夺。 能够参与四年一次的奥运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任谁都想要争取得到。那时候我和哈菲兹的排名都不相上下,同年四月的亚洲锦标赛是关键一役,这决定了我们当中谁能够成为马来西亚代表。要是我们都在十六强内,看谁的排名在前。 世界排名每一个星期五都会刷新。揭晓那一天,我不自觉地坐立不安起来,一看更新的世界排名,我排名十五,而哈菲兹十七。我排在师兄黄综翰和罗斯林之后,这个参赛机会落在了我的身上。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到现在依然清晰、深刻。 200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它的起源地,充满着浪漫神话的希腊雅典。夏天的太阳的强光刺眼,天气干燥炎热,万里无云的希腊天空是一片美丽的湛蓝。 作为一个新人的我参与这次的雅典奥运会,没有任何的压力,也没有过于紧张的心情。抱着吸取经验这样单纯和纯粹的心情去面对雅典奥运之行。更何况,无论是媒体或者球迷,大家的目光焦点都在两个师兄的身上。 第一圈比赛我打赢了进入了十六强,奋战到最后我终究还是以三局输给了中国球员陈宏,无法成功晋级八强。即便如此我也没有太多的失落与遗憾,毕竟那时候跟世界水平的球员比较,我的实力显然还是很悬殊,未来长路迢迢,我的漫长的征途正要开始。 那一届雅典奥运男子单打项目金牌由年仅23岁的印尼选手道菲夺得。他被认为是羽坛的神童、天才,1999年以17岁的年纪就已经夺得了全英赛男单亚军。后来我们在各项国际赛事上常常碰面,进而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走向国际羽坛的路上,未来的方向是逐渐清晰起来了,从那时候我更仔细地思考未来。披着国家队的队服,我试着想想到底我们肩负着多少人的寄望。体会奖牌再也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了,你的成败不再是个人的荣辱,它关乎一个国家的荣誉。 前辈们又如何在奖牌的压力底下发挥自己水平?我开始反问自己,在未来的路上我到底是否能够承担大家的期待? ⑦:曾和李矛冲突 林丹一脚踢飞球拍 2005年,马来西亚羽毛球总会把正在韩国国家队的中国籍李矛教练请到马来西亚执教,安排他指导我。我跟随米斯文教练已经好几年,突如其来的转变,让我很抗拒。 米斯文教练的训练一向来都是大运动量,但李矛教练的训练却着重在技巧、动作,运动量相对变少。他也不断修正我的动作,琐碎而反复的过程让我心烦。我想,“习惯”这件事情是很可怕的,人一旦习惯了某种模式,要改变就需要多一点时间去调适。这些转变,显然让我感觉非常不舒服、不适应。 开始的半年里,我因为不能理解李矛教练的教法,运动量大大减低,体力和速度就会明显下滑,因此不断跟他起冲突,成绩一直都不好,名次下滑。积分榜上的排名会直接影响面对的对手,这大大影响了我的信心。不再是种子球员,很可能在比赛的前两圈就遇到很强的对手,面对是否能够晋级的风险。这在比赛过程中,对于生理上或心理上都增加了负担,是任何一个球员都不想冒的险。 李矛教练的训练偏重于对于球场上的节奏控制、技术性的细节,在他教导期间,我的小球是有了明显进步。实际上,跟不同的教练学习,从相异的教球特点中汲取不同养分,能让自己的表现更加全面。从矛盾、冲突到逐渐磨合,大概经过了9个月的时间,我接受并认同了李矛教练的训练方针,世界排名亦开始往上跃升。 但是后来,原本答应要指导我至2008年北京奥运的李矛教练,在2007年初,就在我陷入球员生涯的低潮期间,离开了马来西亚国家队重回韩国执教。 离开吉隆坡前,李矛教练没告诉我当中的原因。我想,他有他的考量、顾虑才会离开,我尊重他的决定而没有多问。 李矛教练离开后,我选择了重投米斯本教练麾下。他非常了解我,一直没停止过关注我的状况和表现,又重新把速度、杀伤力的训练比重放到第一位。 2006年5月,羽球正式改为21分制,最大的不同是改为落地得分制。新赛制的出现,也出现了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新制破坏了羽球运动的艺术性,压力让球员不能发挥真正的技术实力。但是我认为,羽球这项运动在世界舞台的魅力、受欢迎和普及的程度,远不及足球、网球一类运动,落地得分制让比赛节奏变快了,比赛当然也相对更精彩。这无疑把羽球带到了更高一点的位置。 落后7分反胜林丹 同年6月18日在砂拉越举办的马来西亚公开赛,是改赛制后我第一次对垒林丹的赛事,也是一场对我最难忘的比赛。这个对手,在往后的日子里与我多次交手,我们的交锋总是备受关注。 第一局,我以21比18险胜,第二局18比21,第三局是取胜关键。 一开始林丹就占了上风,我似乎无力反击,比分很快就来到13比20,还差一球,金牌就是林丹的了。林丹的失误太多,20平,比赛回到了原点。他再以21比20领先,似乎找回了信心。他界外失误和球中球网,成21比22。我将球打至左后场,他判断为界外,跳开任球落地,再次判断错误,23比21,全场欢声雷动。林丹气坏了,把球拍抛起一脚踢飞。 我激动得跪在地上,紧闭眼睛,双手捂着脸,在观众的欢呼声中站了起来,举起握紧拳头的双手,连自己都没料到,7分的距离,让我给一分一分地扳回、超越。 ⑧:莫名陷入低谷 从未觉得林丹可怕 毫无预警下,2006年亚运会前,我的球员生涯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 9月西班牙世界锦标赛,我爆冷被从未输过的中国球员鲍春来淘汰,世界排名往下掉到7、8名,比赛最好成绩只晋级4强。 11月,我遇上车祸。那天是朋友的生日,我们到巴生吃完海鲜后,我开着雷叔叔刚出厂两天的宝马,隔壁车道的车子爆胎,失控地往我的方向驶来,我闪避不及撞上分界堤,头部缝了6针,车子毁不成形。 我在医院只待了一天,休息一个星期后回到训练场。虽然头伤不算严重,但只要运动量稍大,就会天旋地转,没法集中精神、视线模糊,影响了接球的能力和准确度,体力也大受影响。 这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每次到球场,低靡的情绪让我只想赶快结束训练。球感、体能是要透过训练来维持的,只要疏于训练一段时间,整体状态就会大大下滑。成绩一落千丈,世界排名一度跌落10名以外。 2007年初,李矛教练离队,这又是需时适应的事情。 米斯文教练重新调整我的训练,密集地集训一个月,那时虽对魔鬼般训练觉得非觉恐惧,但很快就感受到体能状态的回升。2007年5月印尼公开赛再遇鲍春来,速度的优势让我重夺金牌。成绩开始回弹,排名回升并超越了过去。 带着对2008年北京奥运的忧虑,我向国家队心理辅导师陈德安求助。2006年亚运会后,他成了我的心理辅导师和好友,有任何心事难解,他总能一一解答。他说,因为他人的支持而感受到压力是件好事,应将支持的压力转化为前进动力,无论面对支持的祝福,抑或责备和讥讽,都应用正面的心态感谢。 魔鬼训练苦不堪言 奥运会备受瞩目。我们一年前就开始进行针对性训练,赛前6个月,训练量比平时多了百分之三十。魔鬼训练让大家都苦不堪言。 奥运会半决赛,我以21比18、13比21、21比13打败韩国的李炫一,我激动得瘫躺在地,闭眼听见自己粗重的喘息声及观众的欢呼声。站起来抓起上衣右边缝上的马来西亚国旗亲吻了两次,冲向米斯文教练用力紧抱着他。这一刻的荣耀,他功不可没。 进入决赛,意味着我一定能替马来西亚赢得一面奖牌,没辜负国家和每一个对我有所期待的人。 马来西亚的上一面奥运奖牌,是1996年由谢勋寁和叶锦福在男双中夺得银牌,从未有人赢得金牌。这次奥运会成功闯入决赛的选手只有我,自然就背负了大家的期望。半决赛后,马来西亚羽总部长、官员、领队,都到选手村探望我,当然也有对我夺金的期待,我微笑说会尽力而为。“尽力而为”这句话说起来轻巧,但实际上很沉重。我只能肯定一定会全力以赴,不只是为自己,更为马来西亚每一个支持我的人。 决赛前一晚,我失眠了。整个夜里不断醒来看时间,夜里怎么这么漫长、这么难熬。 与林丹交手很多次了,纵使交手纪录他胜出的比率较高,从没觉得他是一个很可怕的对手,但这次,他的表现是我意想不到的。惊人的速度,不留余地的进攻,我完全被他控制住,脑中一片空白、无法思考。球的速度快得我没有能力反击,越是焦虑,步伐越是紊乱踉跄,也就越无力还手。 首次登世界第一宝座 我向米斯文教练求助,他也说不出应对策略,我猜想他对林丹的突击措手不及,也失去判断能力。难以想象,前一次在汤杯赛遇上的林丹,短短时间里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 21比12、21比8,林丹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以两局取胜。 8月21日,国际羽联的积分榜上,我的名次却第一次跃升到前所未有的巅峰位置——世界第一。 ⑨:我是战士 积极面对失败并不难堪 2008年北京奥运领奖台上,我无法隐藏自己的难过。我还没从空白的思绪、慌乱的脚步中回过神来,对没发挥出正常水平,我心有不甘和懊恼难过,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半决赛后,大家都期待我能为马来西亚夺得史上第一面金牌,举国上下都关注,媒体更在我家和爸妈一起守着电视直播。但让大家都失望了。 赛后,如同每一场赛事结束后,我打电话回家报讯。听见妈妈的声音,我哽咽地说不上两句。妈妈安慰我不算输,已弥补了过去两届奥运会的空缺,至少为马来西亚拿到了银牌。家人的安慰,往往最能抚慰我的情绪。 离开球场时,我要求米斯文教练走路回选手村。漫长的路上,教练说不是我状态不好,而是林丹的表现惊人超水平。 我辜负了米斯文 我向米斯文教练道歉。4强赛时,他的太太病重住院,那时问他不回去陪太太吗?他说,带我比赛和指导我是他的工作、责任,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我在羽坛上的成绩。他一向把羽球看作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算生病,每天都准时出现在球场,风雨不改。我却辜负了他。 奥运银牌,为我赢得了30万令吉奖金,获得每个月3000令吉的生活津贴,也获得槟州元首授予槟州效忠勋章,并被册封为拿督。槟州政府换来两极化的评论,一方认为拿督头衔向来有一个不成文规定,30岁以上方有机会获得,他们说那是槟州民联政府的政治伎俩;另一方认为我们的确在国际舞台为马来西亚带来荣耀。 其实作为运动员,只想单纯地扮演运动员的角色,政治的事,就让他归政治吧!拿督李宗伟,是个我不太习惯的新身份。对我而言,这个头衔不仅仅是为我加冕,也表示我正代表着一种正面的形象,向大众传达正确的价值观。 获十大杰出青年奖 2009年的马来西亚十大杰出青年奖,令我成为年轻人学习的典范。“杰出”对我的意义,是能够不断在一场又一场的人生战役中,有逆风前进的勇气和毅力。 比赛很残酷,永远只有一个人站在顶峰。比赛是以胜利作为最终目标,若说并不看重成败,那不会是真话。但是除了胜利,当然还有其它更重要的事。 丹麦教练弗洛斯特曾跟我说,年轻的他,总觉得胜利就是一切,希望每一次都赢。“当年龄越长,我发现脑袋里长了智慧。” 他不再觉得胜利就是生命的全部,转而享受每一场比赛。 运动员一直在追求胜利,刻苦训练,放弃了很多个人空间。在追逐胜利的同时,我们也要有勇气面对失败。失败不代表世界就此终结,当你用正面、积极心态去面对,它绝对不会是件让人难堪的事,重要的是自己已全力去做到能力范围所能达到的位置,追求的是超越自己,不是别人。 我真切的感受到自己享受于羽球带给我的快乐,热爱、沉溺的感觉,才是最真实的。生命中能有一件事、一个目标,让自己充满冲劲去努力完成,是多么令人振奋。或许有更轻松的路可以走,但我选择的是一条辛苦的路。竭尽所能去做后,我发现,自己能力可达的地方,竟然是这么的远。 当生命走到尽头时,你会发现,生命是一个很棒的礼物。 小时候无忧无虑的自己,从未想过将来能站在世界舞台,为自己、为国家争取荣耀。我相信,有一天自己退下来不再打球,回望球员生涯,会发现达成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目标。 即使是失败,它在我生命中凿刻下的痕迹,将会是光荣的印记,无论未来走到哪,我都会像一个充满斗志的战士,不断征战。无论面对什么状况,永远都知道要怎样重新再出发。 ⑩:成为焦点很害羞 陶菲克义气相助 林丹已经夺得了所有重要赛事的冠军头衔,2010年11月广州亚运会,他已经成了男单史上第一个超级全满贯得主(奥运会、世界锦标赛、全英赛、苏迪曼杯、汤姆斯杯、亚洲锦标赛、亚运会、世界杯八项赛事皆夺得金牌)。他这一次被媒体期待超越弗洛斯特先生在1982年、1984年、1986年、1987年夺得四次全英赛冠军的纪录。 这次的比赛由郑瑞睦教练领军,我们都准备好了,并且蓄势待发。 2009年全英赛决赛,我以19-21、12-21负于林丹。2010年,第100届全英赛,8强赛林丹意外被鲍春来击退。而那次的决赛我打败了日本选手田児贤一,成功赢得了职业生涯第一面全英金牌。 不习惯成为焦点 2011年全英赛决赛现场。聚光灯非常耀眼,我就在一旁等着主持人宣告自己出场的时刻。现场的观众大声的欢呼不断,主持人用嘶吼的声音非常有活力地宣布2011年男单决赛正式开始。 这样热烈、高调地宣布选手的出场仪式,我有一点不好意思,眼神也不知道摆在什么地方最合适,以前到现在我还没有习惯成为大家目光的焦点。 主持人宣布了决赛的对手,林丹。他稳健地跨步走到了赛场。眼神面对群众,他总是表现得很自在。我想他是属于天生适合在镁光灯前展示自己的类型。 比赛马上就开始了。 一开始,林丹的进攻欲望就显露出来,他眼神中毫不掩饰宣告他的野心,他是主动进攻型的选手,先是一重拍被我防起后紧接着网前扑杀,成功拿到了第一分。 11-10后我连得6分,17-10领先。我眼神和教练相对,他微笑点头示意。林丹回球两次下网失误,20-17。最后一分,斜线杀球压底线。我先得一局。 进入第二局。两方的拉锯战下比分一直追到了17平。林丹判断失误,20-17送出赛点。林丹回球出界,21-17。 我激动得掩面跪倒在地,观众席上欢声雷动,我随即站起掀起球衣上的国旗亲吻。林丹没有顺利改写纪录,我夺得了2011年全英赛金牌,卫冕成功。 2011年3月11日,也就是在全英赛期间,日本下午时间在宫城县发生了里氏9级的严重大地震,引起了海啸也造成了举世震惊的核漏事故。面对大自然的反击,人类完全处于被动,任由命运摆布。 投入慈善活动 相较起来,马来西亚是幸运的国家,而我开始想我能够为受灾的人做些什么。我要用什么方式帮助他们呢? 单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很微薄,我希望可以借助公众人物的身分发挥一点点的影响力,让其他人也一同投入慈善,帮助更多的人。我和顾问团队讨论后,最后决定筹办名为“绽放微笑·希望再造”的两场赈灾活动,以马币100万为最终目标,希望协助日本人民从伤痛中重拾笑颜。 第一场就在我的家乡槟城光大,隔天在吉隆坡武吉加拉冠军体育馆的友谊赛,我的好朋友陶菲克义不容辞应邀出席,我很感激他的义气相挺,亦感谢国内外媒体全力报导,艺人朋友、不计劳苦的义工们和参与活动的大众,有他们一起送暖,将幸福送往日本。 抱着虔诚的心。这是我对于这个社会能够做到的小小回馈。 完结篇 2012年伦敦奥运脚步渐近,开始进入了倒数阶段。 2011年8月14日,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在伦敦温布利体育馆举行。这项赛事我一直都没有进入决赛,最好的成绩是2005年的铜牌,这个羽球界单项比赛最高荣誉是我渴望的奖项。 温布利体育馆也是即将在2012年举行的伦敦奥运使用的比赛场地,对各国羽毛球选手而言这一次的比赛是伦敦奥运前非常重要的热身赛。 对于这次的世界锦标赛我准备已久,至少是心态上我是多么渴望有所斩获。 之前这么多次的参与经验,无论是体能、反应或是心理状态总是好像欠缺一点点什么,总和决赛失之交臂。但是我清楚,这次的比赛的心情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同了。 半决赛我以21-13、21-9打败了中国选手陈金,第一次进入了世锦赛决赛。 我一步一步从容地走向赛场,举起手上的球拍向观众示意。林丹,我的职业生涯很重要的对手,他也在聚光灯下步入球场。 我们就站在世界的舞台,众人目光的聚焦点。比赛马上就要开始。 首局,我以22-20先拿下一局。21-14结束第二局,林丹追回一局,进入决定性的第三局。 我加快了进攻节奏,但是我们的比分一直陷入胶着的状态。来到令人屏息的20-19,林丹冷静地突击把比分追成20平,我再次拿到冠军点21-20,但林丹又用一记半场跃起杀球挽救第二个赛点,21-21。 我回球下网失误,21-22,往来多拍,我一球正手平推球未能过网,21-23,林丹第四度夺得世锦赛冠军。 这场比赛我们在实力相当的状况底下,激烈地斗争到最后一刻。 我微笑走向郑教练,相视一笑然后拥抱,都明白这场球赛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清楚心理状态相较以往亦表现得更为稳定。 更坦然接受失败 对于这个结果我似乎比过去更坦然、淡定地接受了。 世锦赛后,我接连在2011年9月下旬日本公开赛、10月下旬的丹麦公开赛败给中国球员谌龙,在法国公开赛半决赛胜了谌龙后在决赛打败田児贤一夺得金牌。但后来,我又在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的半决赛负于谌龙。 年轻的谌龙有着身高和体力的优势。他在世界排名跃升到前三,中国队显然已经出现了正在茁壮成长的新苗。 2012年的伦敦奥运之行,抱着夺冠的梦想,我想我将迎接更加艰难的挑战。 站在国际舞台上面对媒体的我常常想起小时候,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握起球拍往球馆去单纯快乐,就是当初纯粹的热情让我一直走到今天的位置。 虽然有时候当家人、朋友叫我一起打球,我会开玩笑抱怨说不打了,每天对着羽球我已经怕了,但我心里真正希望的是能够一直抱着小时候那种简单纯粹的心情继续前进,不想这么快就停下来。 就像是我们都打从心底为他的耐力发出赞叹的丹麦球员彼得盖德一样,如果可以,2012年的伦敦奥运以后我希望球员生涯还可以再持续三年的时间。 但是有一天我仍然将会从这绚丽世界舞台退下回归平凡的生活,对此后的生涯规划我也早已经有了些确实的想法,并且逐渐落实我的梦想。 命运总是变化莫测,未来将会以什么样貌出现,也从来没有人能够预料。 目前羽球事业是我最重要的事,2012年我期待维持最好的状态,远征伦敦,再战奥运,就在最接近我的将来。 时间未曾停止,相反它仍不断运转流动,而我的故事还持续进行……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