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波走入执教生涯第三阶段,称多培养后备力量 |
李永波1993年受命于中国羽毛球队危难之间,执掌帅印。从此,他托举着这片沉重的羽毛,步履蹒跚地走过19个年头。当年英姿勃发的少帅,如今也成了鬓染晨霜的老将。但他托举的那片沉重羽毛上,挂满了一朵朵盛开的笑靥和一块块金灿灿的奖牌。 1993年,李永波从王文教、陈福寿等老前辈手中接管了正处于低潮的中国羽毛球队。 那时的李永波30出头,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天不怕地不怕。因为没有什么经验可循,所以做事完全凭着满腔热情。正是在点点滴滴的努力中,中国羽毛球队在1995年收获了苏迪曼杯,标志着队伍开始从低谷中崛起。 经过5年的历练和积淀,到了1998年,国羽大军的成绩开始爬坡。随着队伍建设的不断完善,特别是教练队伍开始逐渐年轻化,李永波也在尝试着用一种新的模式来管理队伍。就在这个当口,队伍里出现了矛盾。这被当时权威媒体称之为“风波”的事件,在今天看来已不再是什么秘密。但就是这一年,1998年曼谷亚运会后,对李永波来说,似乎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上。 相当长一个阶段,李永波陷入了“长考”中。谈到这段长考的收获,李永波说:“矛盾的出现让我开始成熟起来。我慢慢尝试着找到一种感觉——作为一个总教练,与主教练到底有什么不同,跟运动员又有什么不同……这个审视的过程非常重要。” 2004年之后到现在,李永波认为是他执教生涯中的第三个阶段,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规划和发展阶段。在此过程中,他说他要培养100位世界冠军,并将它作为今后工作的核心。 有了这个目标后,李永波的心思随之变得利落起来: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在保持好的成绩的同时,使后备力量源源不断。 (新浪体育) |